當前位置:
  • 首頁
  • 學院新聞
  • 電子工程學院面向電子信息大類本科生開展“歡迎來電”第三期宣講

電子工程學院面向電子信息大類本科生開展“歡迎來電”第三期宣講


(通訊員 高興東)為充分滿足2020級電子信息大類學生對電子工程學院及學院專業的認知和學習需要,進一步落實雙院育人工作,419日晚,電子工程學院聯合竹園3號書院邀請到學院電磁場與無線技術專業負責人李龍教授,在學院與書院共建活動室開展了“歡迎來電”主題系列宣講的第三期活動,同時進行線上直播。

本次宣講主要介紹電子工程學院的學科特色和專業結構,重點介紹“雙萬計劃”國家一流專業“電磁場與無線技術”的情況,包括培養目標、培養方案、課程設置、學習內容等,從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方面,介紹了專業發展、研究方向、未來深造以及就業情況。最后,結合書院平臺,介紹了“德顯”優才計劃的實施方案,這是依托住宿式書院新平臺,探索建立的一套“五位一體”育人新舉措。

首先,李龍老師講到了電院的目標:建設一流學科,培養一流人才,打造一流學院,并向學生們簡要介紹了學院的專業結構以及相關系所和研究中心。電院師資力量雄厚,其中以中國科學院院士保錚教授和國家級教學名師梁昌洪教授、孫肖子教授為突出代表,學院擁有一大批國家級人才稱號的中青年骨干教師。

隨后,李龍老師向學生詳細介紹了電磁場與無線技術專業,包括專業培養目標、核心與特色課程等。李龍老師以簡單的無線通信系統模型為例,講解了電磁場與無線技術的簡單原理以及無線移動通信頻譜的分布和高速數字集成電路,并介紹了電磁場與無線技術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如:航母與預警飛機導航、人工電磁超材料、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等,學生們不禁感嘆專業的涉及領域十分廣泛。

最后,李龍老師向學生介紹了自己引導實施的“德顯優才”計劃與科創精英計劃,以及目前書院對學生的四大功能定位:師生共享的公共空間、學生自管的教育平臺、文化育人的住宿園區以及通識教育的第二課堂。結束時,李龍老師表達了對同學們成為“道以德顯,德以道彰”的西電學子的期盼。有學生問到:“在電磁場與無線技術專業學習,大學畢業后應掌握什么能力?”李龍老師回答說:“基本能力來說應是愛國進取、創新思辨且具有國際視野與團隊合作精神能力和可持續發展潛力的學生,專業知識方面,應掌握電磁波的產生、傳輸、輻射、接收以及無線系統的基本知識,當然還有更高深的知識,隨著以后的學習研究,會慢慢接觸到。”

宣講會上學生們聚精會神,認真聽取李龍老師對電院以及電磁場與無線技術專業的介紹。李龍老師說到:“學習工程知識的同時,人文社科知識也不應落下,兩者應全面發展,才能相互促進。”學生們表示這次宣講讓自己對電院的具體專業內容有了更深的了解,同時也收獲了學習經驗,今后會努力創造自己的西電故事。

本次講座是電子工程學院聯合竹園3號書院開展的“歡迎來電”主題系列宣講的第三期活動。宣講的成功舉辦有效地幫助了2020級本科生對電院及學院專業的了解。后續電院還將陸續邀請到學院各專業及系所負責老師,繼續開展“歡迎來電”系列宣講,為學生期末分流做好指導和服務。


責任編輯:鄧鑒